這番話說的倒是頗有哲理,也點醒了顧擔(dān)。
人啊,總是容易對傳說中的事物報以極大的好奇心,也因為距離感,便增添許多自己的揣測,理所當(dāng)然的認為從未見過的東西應(yīng)該怎樣怎樣。
仙道,何其高妙之物。
連宗師乃至大宗師,在這條路面前都顯得那般渺小,以至于顧擔(dān)自己都犯了一個錯誤。
仙道,不也是一個個人在其中修行么?
只不過修行有成者,被譽之為仙。
人間有如墨丘那樣的人,仙道就有墨丘那樣的人;人間有宗明帝那樣的人,仙道也必然有宗明帝那樣的人。
無非是所在的高度不同罷了,其實都是人而已,最大的差別便是閱歷和掌握的力量不同,何以貫之一個仙字,便要高上幾等?
不過是凡人的一場幻夢罷了,與水中撈月的猴子別無二致。
無論是話本小說中的故事,還是切實的人間仙庭,真正組成他們的,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。
而有人的地方,就有利益糾葛,愛恨情仇。
凡塵中能夠看到的東西,仙道自然也能看到,無非是換了個形式。
“哈?!?
當(dāng)真點破掉那層虛偽的面具,顧擔(dān)輕笑一聲,不知該做何心緒。
如果不周山脈當(dāng)真是仙道降臨,或許真能有一番傳說中的仙家氣派。
但很遺憾,這里只是僥幸發(fā)現(xiàn)的一處塵世能夠修仙之地,距今也不過才七十九年罷了。
這個時間放在凡塵中或許還算長久,可對仙道來說,又算得了什么?
七十九年前,第一個來到這里的宗師,發(fā)現(xiàn)靈氣源泉的宗師,又比別的宗師要強上多少?
這么短的時間,這里的原始積累都還遠遠沒有完成,更別說傳說中的仙家氣派了,那怕是還要相當(dāng)不短的時光才有可能出現(xiàn)。
就連夏朝,都花費了足足一代人的時間才讓凡俗強盛起來,那還只是一個世俗的皇朝而已,仙道想要真正興盛,又該多久?
起碼如今用現(xiàn)世的目光去度量這處‘人間仙庭’,并不會出什么差錯,不必將其當(dāng)做多么高不可攀的存在。
僅憑這番言語,給他的錢財便已值得。
解開虛浮的面紗,方才足夠真實。
“其實也不是什么難以想明白的事情,腦子多轉(zhuǎn)幾個彎就能明白過來,就算一時沒有發(fā)現(xiàn),多看兩件事也就明白了。”
老王相當(dāng)健談,既然收了人家的錢,他的態(tài)度那就沒的說,“等會還有更讓您驚訝的呢?!?
“什么?”
顧擔(dān)有些好奇。
“嘿,等會您瞧瞧,提前說就沒啥意思了。”
老王賣了個關(guān)子,又看了看天色,道:“時間也差不多了,咱先帶您進山去。”
他的脖子上掛著一個哨子,走到一處孩童的隊伍前,猛然一吹。
“都給我聽好了,上山跟不上的,自己留在原地不要亂動,連這點磨難都經(jīng)受不住的人,也配修習(xí)仙道?”
剛剛還和顧擔(dān)笑談的老王,此時已是兇神惡煞。
一群最大也不過十八歲,最小不過十余歲的孩子,哪里能夠經(jīng)受得住這樣的恐嚇,一個個皆是噤若寒蟬。
“走,出發(fā)!”
僅此一句吆喝,老王便已經(jīng)一馬當(dāng)先的向著不周山脈攀登而去,連回頭看一眼都欠奉。
不過也沒忘了偷偷招手,示意顧擔(dān)跟上。
“你就是這么帶的人?”
顧擔(dān)的確有些大開眼界。
這些孩子,雖然肯定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修行,但畢竟里面有可能會出現(xiàn)仙苗,這樣去做,未免也太簡單粗暴了些。
“嗨,您是不知道情況,僧多粥少啊!這些小家伙不管有沒有天資,但凡跟不上的,那都是沒有。”
老王嘴中叼著根草,滿臉無所謂道:“就算真沒招夠人,無非是多跑幾趟的事兒,規(guī)矩不能壞?!?
“這里面還有規(guī)矩?”
顧擔(dān)好奇。
“自然是有的。這么說吧,一百個孩童里,都難出一個有機會修仙的,就算出了,也極有可能是下品靈根。”
老王臉上升出一絲嘲弄的笑容,道:“下品靈根是干嘛的?簽五十年契約給大人們種東西的!吃不得苦怎么能行?
現(xiàn)在爬個山都要死要活,等發(fā)現(xiàn)自己能修仙了,還能老老實實干五十年的活兒不成?萬一再攪鬧出什么天大的亂子來,我們這些引路人也得倒霉,不得不這樣先揉一揉他們的脾氣?!?
好家伙!
顧擔(dān)心中直呼好家伙。
原來這里面還有這樣的門道在,倒的確是長見識了。
接下來顧擔(dān)便不再講話,既然這已經(jīng)是所有不周山脈仙坊引路人的暗中規(guī)矩,那就沒什么好說的,早已在暗中約定成俗。
默默的跟隨了老王一會兒,顧擔(dān)發(fā)現(xiàn)老王的速度也頗有講究。
不快,也算不得慢。
大概就是十二歲孩童拼盡全力能夠墜在身后的程度。
不周山脈被開辟出了不少的小道,足夠這些孩童自己往上爬,倒也不是真的隨便選個山路捉弄他們。
但人的力氣是有限的,這些孩童大多不過是尋常人家的孩子,又能夠堅持多久?
果不其然,沒有一會兒功夫,還能夠墜在老王身后的孩子已經(jīng)不多了,而且全是大孩子。
再這么一路不停的走下去,怕是要“全軍覆沒”。
不過,這一次顧擔(dān)沒有再問。
這段路老王絕對是駕輕就熟,不知跑了多少趟,他能看到的東西,對老王來說大概是再簡單不過的日常。
果不其然,大概又走了一會兒,老王猛然站住,回頭往后一看。
還能跟在身后的孩子已是寥寥無幾,莫不是臉色通紅,滿頭汗水。
“呵,就你們這群人,也想修仙?爬個山都累成這樣,要不滾回家吃奶去吧!”
老王的嗓門極大,聲音遠遠的傳蕩開來,在群山中回響一片,他不耐煩的吼道:“一刻鐘內(nèi),來不到我跟前的,都自己老實點滾下山去!”
說完就尋了一塊方正的大石,剛剛好躺了上去。
“喲,差點忘了您了?!?
進入狀態(tài)的老王剛躺下,就看到了顧擔(dān),連忙起身,“您躺這兒休息一下?”
“......”